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念好產業經 奏響富民曲——泰和“一村一社一基地”產業扶貧記事
2020-07-25 05:54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泰和縣禾市鎮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負責人陳文洪(左)介紹玄參長勢。記者 吳廣城攝  

吉安新聞網記者楊中亮、吳廣城、曹素萍

7月22日,適逢大暑節氣,室外驕陽似火。“知了,知了……”夏蟬扯著“嗓門”不停地在樹上鳴叫。采訪組一行走進泰和,戰高溫斗酷暑,不一會便汗流浹背。

有了收獲的期盼,夏日的鄉村總是那么熱火朝天。在泰和縣廣袤的田野鄉間,處處生機勃發。前幾天預定的數千斤百合鮮果已從蘇溪鎮的田地里刨出,蘇溪村支書雷紅衛也領到了1.2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益;水槎鄉540多畝特色葡萄產業基地呈現出一片豐收景象,成熟的葡萄露出圓滾滾的肚子,顆顆令人垂涎欲滴;萬合鎮秀溪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飼養的1萬余只存欄肉羊更是膘肥體壯,牧羊人的響鞭一抽,它們便“咩咩咩”地叫著一路撒歡而去……

做大產業經濟,涵養造血功能。2019年以來,泰和縣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產業扶貧發展相結合,大力實施“一村一社一基地”產業扶貧工程,充分發揮縣域現有產業資源,每個村選擇一個產業合作社或一個種養基地進行對接,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增加貧困戶收入,用產業念好發家致富經,奏響脫貧致富曲,讓貧困戶實現早脫貧、真脫貧、不返貧。

找準載體產業扶貧有潛力

產業扶貧需要好的載體。泰和縣“一村一社一基地”產業工程分三年實施,2019年完成110個村產業扶貧建設,2020年完成132個村產業扶貧建設,2021年計劃53個村產業扶貧建設,確保每個村都有1-2個集體經濟增收項目。每個村安排15萬元,選擇一個產業合作社或種養基地進行合作經營,期限為5年。

禾市鎮江北村的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主要以種植丹參、玄參、三菱為主。“近年來,我們積極對接縣里‘一村一社一基地’產業扶貧工程,優化傳統產業結構,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管理,統一銷售,規?;洜I發展。”禾市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統籌各項扶貧資金,按照資金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受益權為貧困戶,使用權為合作社或種養基地,監督權為政府的模式,將3個村的產業扶貧項目資金45萬元整合在一起,投入該基地進行合作經營,直接帶動3個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5萬元,做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產業扶貧發展雙贏。

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泰和縣各鄉鎮根據行政村資源優勢、貧困戶自身條件和脫貧需求,選擇不同的帶貧益貧機制,形成多元化產業脫貧體系。從貧困戶層面,對貧困戶在產業扶貧合作社或種養基地務工的,按務工收入的30%予以獎補。從合作社或種養基地層面,在吸納貧困戶參與超過3人以上的,每超過1戶每年獎補合作社或種養基地1000元,并按貧困戶務工收入的30%獎補給合作社或種養基地。從村級層面,對產業扶貧發展效果好的,評定為一、二、三類的村,分別獎補10萬元、8萬元、6萬元繼續用于產業發展。

共享紅利產業扶貧有動力

政府投入資金堅持產業扶貧資金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受益權為貧困戶,使用權為合作社或種養基地,監督權為政府。5年合作經驗期限結束后,投入資金由村收回,也可根據產業效益情況及合作社業主意愿繼續合作經營,或選取新的合作社或種養基地對接,進行二次安排。目前,泰和已實施110個產業扶貧項目,投入3810萬元,共涉及22個鄉鎮254個行政村。

苑前鎮豐繁農林業旅游扶貧基地堅持“生態林業、綠色扶貧”的發展思路,以現有的羅漢松種植和紅豆杉苗木基地為基礎,進一步整合資源,串珠成鏈,將其打造成集生態林景觀、韭菜扶貧基地、草甸休閑廣場、花草種植園為一體,總面積達1000畝的田園綜合體扶貧項目。“農林旅游基地的打造,將有效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基地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他們投資了3700萬元打造這個基地,計劃用6年時間收回成本。對有發展苗木種植產業意向的貧困戶,基地提供全程技術支撐,政府通過產業扶持資金和貼息貸款提供資金支撐,公司提供營銷支撐,貧困戶采取自己種、聯合種等多種形式發展苗木產業,從而實現脫貧致富。

助農增收產業扶貧有活力

泰和縣把貧困戶參與作為產業發展的要義,通過集體發展產業,讓貧困戶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增加經濟收入。明確要求村級對接的合作社或種養基地必須吸納本村貧困戶不少于3戶,貧困戶可通過務工增收,也可通過合作經濟組織提供種苗、農資、技術、回收等方式進行領養或領種。蘇溪鎮蘇溪村千畝百合種植基地,每年吸收近百戶貧困勞動力就近務工,年人均增收4000元。“我在這里做除草、施肥等工作,既拿工資,還有年底產業分紅。”63歲的蘇溪村八組貧困村民郭衛華對此很滿意。

在蘇溪鎮,類似郭衛華這樣在百合種植產業帶動下脫貧致富的群眾不在少數。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蘇溪鎮依托先天優勢,積極探索百合種植產業化建設,力爭讓百合種植產業遍地開花,成為全鎮的致富產業。“基地建成以來,已有1000多畝,每畝產值1.5萬元,年產值達1500萬元,百合鮮果供不應求。”蘇溪村黨支書雷紅衛說。

一項項扶貧政策進入百姓家,提振了群眾致富信心;一家家實體公司、農業合作社落地生根,讓低收入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一個個基地項目讓低收入農戶逐步告別貧困,奔向小康,臉上溢滿了幸福……在這個火熱的夏季,泰和縣呈現出一派瞄準精準扶貧目標、大力發展產業脫貧的新景象。

責任編輯:劉臣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