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吉安時政> >正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院士站牽手小鄉鎮 “金蠶”織起富民夢 永新石橋老產業煥發新生機
2022-05-20 11:07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吉安新聞網訊 禾水河畔白鷺紛飛,“十里蠶桑綠廊”沿河伸展;家家戶戶“金蠶”臥綠,聽取“沙沙”一片。5月15日,記者走進永新縣石橋鎮長溪村便看見這生動的一幕。4月該村引進今年首批1400張蠶種,較去年增加約300張。底氣從何來?源自2019年的“牽手”,當年西南大學向仲懷院士團隊在該縣設立了蠶桑富民產業院士工作站(后轉設為“永新縣蠶桑產業發展中心專家工作站”),當地桑蠶養殖也憑借“東風”,“老產業”迎來了新發展。

“如今養蠶是科學養殖,有問題直接打電話給西南大學的博士。”石橋鎮長溪村、沿曲村都有幾十年種桑養蠶歷史,長溪村“養蠶大戶”劉新和底氣十足地告訴記者。2019年前,當地各家各戶以自身經驗養蠶,產出的蠶繭質量不一。短短3年時間,經過工作站專家多次實地指導、網上“云指導”,石橋鎮的蠶桑產業有了新變化。

新技術的革新貫穿了生產的全過程。好的蠶種是生產的第一步,在工作站的指導下,石橋鎮進行了“小蠶共育”的技術革新,由村里統一進行小蠶培育,再分發到戶進行養殖,保證了蟻蠶的孵化率,減少了農戶養殖的難度。養殖過程中,開展了人工飼料育小蠶試驗、改進了應用養蠶大棚技術問題。在蠶吐絲結繭環節,當地推廣應用塑料網格墊層上蔟、方格蔟自動上蔟技術,提高了蠶繭質量。在桑園栽植上,當地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桑苗、統一栽種、統一管護“四統”模式,改變了傳統等行距栽植技術,實行寬窄行(6×2×2)新技術,有利于機械操作,減少桑園管理人工成本。

新發展鼓了百姓的錢袋子。“種桑養蠶勞動強度不大,幾間閑置的舊房就可以作為蠶房,蠶繭由縣里統一銷售,這兩年養蠶的規模逐年上升,百姓越養越有勁。”長溪村黨支部書記劉研說。村民羅后嬌今年55歲,每年養蠶在家可以輕松增收兩三萬元,這兩年家里蓋起了新房,日子越過越滋潤。據統計,目前石橋鎮桑樹種植面積2100畝,有310余戶農民從事養蠶,每年可帶來700余萬元的增收。

新理念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走進石橋鎮“十里蠶桑綠廊”,除了連綿的桑樹,還有各種“蠶元素”的小景觀,大型的“蠶寶寶”雕塑點綴于村莊的角落,令人眼前一亮。走進沿曲村王家蠶桑文化館,可感受蠶桑文化在這片土地的發展軌跡。“我們確立了‘農文旅結合’的發展理念,配置果桑采摘、種桑養蠶體驗和桑蠶綠色食品品鑒等休閑娛樂項目,讓新理念促進石橋鎮的新發展。”石橋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白靈

責任編輯:鄒洋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