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廬陵文化> 廬陵縱覽> >正文
劉愨的家風
2022-08-12 08:59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文/郭志鋒

劉愨(1508年—1571年),字致卿,號唐巖,萬安橫街人,明代工部侍郎,著有《劉愨集》八卷行世。

嘉靖甲辰(1544年),劉愨參加殿試,敢于直言爭辯,他的孝卷皇上看了很滿意,列為上等,委任他為虞衡主事(屬工部,掌山澤之官)。任職期間,他主張降低物價,有益于工農業發展。第二年,他出任荊廣總監,免除當地一切苛捐雜稅,商賈非常高興,按新定稅率繳納稅金,作為固定的條例不變。劉愨后升任虞衡郎中,為了保證國庫不匱乏,向皇上奏疏,要求裁汰冗員,推行后效果顯著。

嘉靖庚戌(1550年),有外虜侵犯京都,皇上大怒,各司部也非常害怕。咸寧侯仇鸞因受到皇上恩寵,與前任宰相華亭很親昵,他倆厭惡劉愨做事違反常例,說了劉愨許多閑話。華亭因為劉愨是他的門生,寫信告誡劉愨,劉愨把這封信扔在一旁,不屑置辯。有一次,仇鸞建議把兵杖庫建在京城外面,兵卒在城南駐扎,由戰士自己去取兵器使用。劉愨向皇上奏疏說:“古代規定不能私藏兵器,皇上祖制兵杖不能擅自離開京城禁區,這是深謀遠慮的?,F在不可輕易易制??!請皇上遠離仇鸞,這種人不可信任。”皇上準奏。這時,華亭仗著仇鸞的威勢,傲視朝野,朝廷人士刮目相看,獨有劉愨不奉迎。他調任嘉興知府后,未幾,倭寇大舉侵犯,郡境到處受到倭寇的蹂躪。劉愨誓死保衛郡城,出謀定策,下令屬邑各創墉堡,儲備糧秣,加緊練兵,嚴加戒備。期間,劉愨策馬往返,加強巡視;洞開城門,收容郊關避難者;同時告誡家人,若戰事不利,全家殉難,以死破賊。處理停當,劉愨自己身先士卒,直沖敵陣,于是市民荷戈從者鼓噪前進。血戰一晝夜,斬倭兵二千余人,日本海盜再也不敢來犯,郡境得以安寧。

當時,有個趙監使,倚著權勢,欺君瞞上。因劉愨沒有賄賂求媚他,趙監使就唆使軍官陷害,但劉愨不予理睬。取得王江涇大捷后,論功勞應是劉愨,但趙監使不同意上報。劉愨慨嘆道:“我抵觸了監使,叨負于死算萬幸,怎敢受這份功勞??!”

劉愨在嘉興任職五年,盡瘁于政務、軍務,從來不間歇。當劉愨又調任浙江憲臬,離開嘉興時,郡縣人士攀挽交屬,簇押著行車不讓他離去。爾后,當地人建立生祠,樹碑立傳,歌頌他的功績:“公(劉愨)愛民直如愛子,治官無異治家。殫力轉輸給萬灶于羽書,旁午之日,身先版筑建四城于干戈叢集之秋,用能洗蕩妖氣,保綏黎庶。”幾年后,劉愨升任廣東參政,不久又拜授浙江按察使,在當地功績丕著。后來,因母親去世,回家守制。孝滿,改調云南按察使。當時鎮帥沐朝弼貪污公款,被人告發,私下體罰部下,結果告他狀的人,反而被污蔑。劉愨知道后,及時向皇上稟奏揭發?;噬狭⒓聪略t,將朝弼撤職查辦,一時法紀肅然,大快人心。

劉愨熟悉兵法,對《孫子兵法》諳熟于心。劉愨是抗倭英雄,與同時代的戚繼光齊名。在嘉興時,他說:“內治不修,何以勝敵?寧失上心,無攜下志。”曾捐自己的工資掘井百口以穩民心。他經常說“士飽馬騰”即可以對敵戰斗取得勝利。他每到一任所,首先是積累資財,其次才處理其他政務。有一次,他拜謁皇陵,查看先朝所建造的元祐宮,豪華靡麗,很有感觸地說:“這是害民傷財的典型。”當即向皇上奏請,奪回田莊,把租稅收入用于漢江的堤坊,疏浚沔、沱諸水為七條水渠,以免除下游泛濫,消除水澇旱災。經過努力,堤壩終于筑成,附近幾縣都得到實惠,萬民歡呼。劉愨以都御史巡撫湖廣時,曾主持重建黃鶴樓,頗具文化遠見。他既是軍事家,也是詩人和書法家。書法條幅和扇面畫流傳至今,成為嘉興博物館的重要文物。比如他在抗倭前線,巡攝金華期間,曾作寫景詩一首:“起拂朝霞渡翠巒,行行夕藹忽沉山。溪泉帶月塵隨馬,人自驅馳水自閑。”

劉愨十分注重禮儀,對婚喪祭祀必按照古禮辦事。寓所里設立祖先牌位,出行必須向祖先稟告,逢上節日,必須跪拜,如家儀一樣地奠祝。同時十分注重教育家人,經常援用古訓中的最高要求,寫信要求他們觀省論學,首先要身體力行,不要隨聲附和,人云亦云。要默自考辯,涇渭分明,不論大人小孩,要做的事,都不要輕慢。言為法戒,守官治職,狷介不茍。不要嘩眾取寵,只求快,不求好等等。

劉愨何以如此精忠報國,追根溯源是其家風優良,崇文重教,一貫重視子孫的教育和培養。劉愨的先祖劉功甫是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宋室南渡時,北民南遷,劉功甫有幸擔任萬安縣丞。任職期間,做了一些好事,百姓因此挽留他。劉功甫深為感動,果然入萬安籍,選擇縣城橫街定居下來,成為橫街劉氏的開基祖。自宋歷元至明,劉功甫子孫皆成人才,位列仕宦公卿。比如元代時,劉愨的祖先為劉昭年,以詩作聞名,許多佳作流傳后世。明初,昭年的兒子俊英和他的孫子劉廣衡,以及廣衡的兒子劉喬等,都是顯宦,成為縣里的名門望族。

劉廣衡,年幼失去雙親,但秉承了優良的家風,自幼穎敏,卓異老成。遭家多難,諸弟幼弱,劉廣衡與哥哥劉廣泰綜理家務,家業興盛。同鄉人皆羨慕說:“劉氏有子矣”。他進入書院學習易經,在名師翰林院檢討宋琮門下求學。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殿試中進士,后官至刑部尚書。劉廣衡認為,培養后代身教重于言傳。他歷事四朝,公勤廉慎,雖受皇帝寵愛,但為人謹慎,十分節儉,人們稱他生活“素如寒士”。同時他注重發展教育,晚年告老還鄉后,常常抽空到龍溪書院講學,著有《云奄集三十卷》。

劉喬是劉廣衡的兒子,劉愨是他的曾孫。劉喬為湖廣左布政使,對兒子劉玉,同樣嚴加管教。劉喬說:“為官者先為人,為人須重本。”他曾帶領劉玉走訪親友,問候百姓,讓劉玉從小就在心里播下了愛民的種子。所以,后來劉玉能夠聞名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嘉靖初年,劉玉官至刑部左侍郎,因執法嚴得罪權臣而落職,朝廷內外都敬仰他的高風亮節。1567年,隆慶帝登位,特追封他為尚書,賜端毅。

到了劉玉這一代,崇文重教的傳統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一方面,他嚴教后人,前妻為學堂蕭氏欽翰之女,兩人琴瑟和鳴,共育后代。后來又娶雁塔王氏為繼室,王氏也是賢良淑德,教育子女頗有章法,平時言必行、行必果,揚善懲惡,賞罰分明。另一方面,他每到一處,必辦書院。任職輝縣辦新泉書院,任職河南辦大梁書院,歸鄉后又講學于白鷺洲書院。

劉愨是劉玉的第二個兒子。劉愨生于明正德戊辰年(1508年),自幼性情純厚,才四歲,就知孝敬長輩,每次看見端毅公外出,便跑上前去跪送,有眼識的人都認為這孩子生來非凡。劉愨長大后,在塾館讀書,當他讀到“有志之士不忘記溝壑”的話時,拿起筆來大書特書,置于座右。讀到史書,對于馬援、岳飛所做的忠義事,感慨地說:“忠烈的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呵!”后來他跟著父親去京城,家學深厚,父子相互砥礪,讀書更得要領,一時學藝精進。劉愨兄長劉常,拜父母教育所賜,為人磊落,為官清正,一直做到了兩浙轉運使、大中大夫。

劉家崇文重教,家風一流,從劉廣衡起至劉玉、劉喬再至劉愨,祖孫四代科甲登第,兩代官至尚書,兩代為侍郎,皆為官清白,卓有政績,成為明史上的一大亮點。

責任編輯:劉臣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