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廬陵文化> 廬陵縱覽> >正文
新干桃花溪畬族民俗
2023-07-14 09:33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文/鄧菊如

明末年間,畬族鄉民向閩東、贛中南、浙南大遷徙。畬民藍志富兄弟三人,隨遷徙潮來到新淦縣桃花溪(現新干縣桃溪鄉)的王坑村。起初,藍志富兄弟佃租王坑村財主的田地,打短工維持生計。后來他們開山劈嶺,拓荒造田,使周邊的荒山變成了果茶園,溝壑變成了水稻田。藍氏畬民開始在新淦縣桃花溪繁衍生息。數百年來,桃花溪畬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逐漸漢族化,但仍保留著一些畬族特有的風俗。

桃花溪畬民流傳著圖騰崇拜的盤瓠故事。傳說畬族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三公主為妻,婚后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鐘,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畬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畬民在節日里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畬民的每一個家族,都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畬族圖騰的主要標志。畬族居民現在仍以藍、雷、鐘為主要姓氏。

畬族男子一般有三個名字:乳名、本名和諱名,女子一般只有兩個名字,即本名和諱名。諱名按排行的不同而命名。畬民十分重視狩獵,篤信“獵神”,即“射獵師爺”。每次于行獵之前,獵手們要手持香火,拜祭“射獵師爺”,保佑子弟上山槍頭落火,槍尾得財。

在畬族社會里,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在家里招上門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后,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里落戶。

畬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烏飯節、分龍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和春節。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畬族的祭祖日。畬民祭祖時要敬奉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馃。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講究,但不論過什么節日都要做糍粑。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畬民煮烏米飯祭祀祖先,稱“烏飯節”,是畬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畬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采集烏稔葉子,泡制烏米飯,緬懷先祖,并以烏米飯饋贈親友,預祝豐年。

據說在唐代時,畬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畬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畬民們靠吃烏稔樹的果子充饑度日。第二年三月三日,畬民們終于沖出包圍圈,取得了勝利。為紀念他們,畬民們把三月初三作為節日,煮烏米飯緬懷先祖。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祠的畬族人云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整個畬山,沉浸在歌聲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畬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畬民還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正月初一早上,全家叩拜始祖盤瓠,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后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畬族的一些陳規陋習和迷信忌諱,已逐步革除。文藝工作者根據畬族正月祭祖儀式中道師(畬族祭師)跳的舞蹈,加工整理成“踏步舞”,又稱為“獵捕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主要反映畬族人民行獵的過程;根據畬民在婚禮儀式中的舞蹈動作,如蹲步團拜、拜堂、換燈、獻茶、敬酒等,加工整理成“婚禮舞”。

責任編輯:劉臣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