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廬陵文化> 廬陵縱覽> >正文
習溪橋的故事
2023-12-01 09:55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文/李周源

習溪橋原名“櫧木橋”。唐朝天寶七年(748年)廬陵縣令吳勵主持修建。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夏,吉州城發大水,該橋被沖垮,橋下現一鐵牛,鐵牛身上的紀年銘文為“赤烏元年”。后河下游出口,由蕉崗嶺合眾流至此,故名習溪,屬緣水而得名。又有傳說是一位習溪公重修,便以“習溪”命名。

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春夏之交時,河水暴漲,習溪橋又被河水沖塌。當時的縣尹張榜募請樂意行善之人,等洪水退后,用以修橋。

離橋不遠處有一家旅店,店老板姓湯,名信叔,是永新縣石橋夏陽人,在此經商十余年,為人忠厚老實,樂善好施。有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駕著木船,船上載著妻兒老小,順河而下??斓郊渤呛蠛优c贛江交匯處時,突然烏云遮日,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木船隨波逐流眼看就要翻了。這時,他聽見了一個低沉的聲音,說:“在此修座橋,保你全家、全族沒事!”湯信叔急忙回答:“好!”說完,他便醒過來了,嚇出一身冷汗。湯信叔立即回永新老家與妻子商量籌資建橋事宜。通情達理的妻子不僅同意丈夫拿出經商積攢的銀兩,還變賣了部分嫁妝換成善款。但修橋需要大筆銀兩,一家人的力量遠遠不夠。

湯信叔又將所夢和心思向族長反映,碰巧的是族長也做了一個類似的夢,便帶頭捐資還發動族人踴躍捐資。族中人大部分都到過吉安城,并住在湯信叔的旅店內。有人沒錢住店,還有人沒錢回家,都得到過他的無償資助。湯信叔提出捐資之事,家家戶戶毫無怨言,二話不說盡力捐助。半月后,洪水退了,湯信叔帶上積蓄和全村人的愛心,回到吉安城向縣尹說明來意,縣尹也十分感激,號召后河兩岸的居民協同修橋。因為銀兩充足,修的木橋用了上等的紅心杉木,特別牢固也很壯觀。當時縣尹要以“湯信叔”命名“信叔橋”,但湯信叔連連搖頭不同意,說:“還是叫習溪橋吧!”湯信叔在橋旁建了大隱寺,寺內住著的僧徒,主要職責是護橋。大隱寺后來改為了觀音堂。

習溪橋因為是木橋,隔三五年就要進行修復,湯信叔親自牽頭維修就有七八次。他臨死前叮囑兒子說:“籌糧募銀修橋,不為名利,只盼后人興旺發達。”

永新湯氏族長也告誡族人:“不要忘了祖訓。如果知道吉安城習溪橋壞了,被水沖了,我們湯家有責任傳承祖輩事業,盡能力把此橋維護好。”

習溪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重修,是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漲大水,永新舉人、湯信叔后裔湯之衢和同族人出錢出力。他們修復了石拱橋,重修了觀音堂,還在堂后建了湯姓試館。

永新湯氏家族延綿500多年不棄不舍,前仆后繼建造、修復習溪橋,成為吉安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至今,永新湯氏筑造與守護習溪橋的故事仍在傳頌。

責任編輯:劉臣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