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廬陵時評> >正文
大力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關于吉州區激發釣源古村生機活力的調查與思考
2023-04-27 10:28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鄉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吉安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動力。吉州區從釣源村自唐末肇基距今1100 多年歷史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主動保護、開發、利用好釣源古村的古色資源,并與吉州及其周邊的豐富紅色、綠色資源深度融合,力爭把釣源古村打造成為全省最美生態旅游目的地、廬陵文化體驗地、 鄉村振興示范地,以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努力讓沉睡千年古村煥發新的光彩。

釣源古村的古色文化底蘊深厚

釣源古村位于吉州區興橋鎮,距吉州城區 18 公里,整村居民多復姓歐陽,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后裔及宗裔聚居地,也是一個神秘與古樸、開放與現代兼具的特色古村,呈現出四個鮮明特征:

布局規劃獨特。古村按照太極八卦造型布局,主要由莊山和渭溪兩個自然村組成,兩個村莊依照太極圖的雙魚星座落在“S”形彎里。整村沒有一條筆直的路、直筒的巷,甚至每幢房屋的四邊也尋覓不到四方皆直的四沿,俗稱“歪門邪道”。古村表達了釣源先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道與人道完美交融的境界。

人文氣息濃郁。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承載著獨具江南特色的廬陵文化。村內楹聯、格言家訓多以道德倫理教育為綱,以“崇孝敬祖”“勤儉治家”“耕讀為本”“審慎處事”等理念為核心;村內還珍藏有米芾書寫的《晝錦堂記》石刻碑、蘇東坡端州石硯、解縉題寫的“定安”等文物珍寶。

建筑造型奇美。村內有壯觀的贛中特色民居建筑, 有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 190 余處、宗祠家祠 9 座、書舍5 處,民居的門、窗、床木雕圖案和門楣、屏墻石雕圖也多以八卦圖案為內容,香港城市大學把釣源古村列為中國古建筑學的示范點。

綠色生態優良。古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村莊周圍被2萬多棵香樟樹環繞,村內還有不少千年青松古柏,尤其是池塘星羅棋布,呈現“七星伴月”布局。

激發釣源古村生機活力的實踐探索

吉州區歷來高度重視利用好釣源古村的資源稟賦, 以“因古復古、修古如古、古今融合”的思路,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和利用,遵循歷史文化風貌,挖掘廬陵文化內涵,大力推動釣源古村的拯救、保護、改造、發展、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釣源古村進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十四五”鄉村振興省級重點村, 被評為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生態新農村、省4A 級鄉村旅游點,鄉村旅游品牌深入人心、沉睡千年古村煥發新生與活力。

高品質定位。遵循品質為王原則,以歐陽修文化、農耕文化為重點,以老屋為載體、歷史為故事,全面提升釣源古村功能品質,立足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和釣源古村的資源稟賦, 將釣源古村打造成未來美好生活新村落、田園度假生活新標桿、鄉村振興頭部新品牌的定位。

高規格設計。高端引進國內文旅行業知名企業作為“十里芳菲·釣源古村”項目建設運營團隊。項目首期改造升級景區入口體驗區、古村古韻區、文化探索區等 8 大板塊,布局研學、民宿、餐飲、文化創意、生態農業等多元業態,打造釣源聽雨、釣源踏雪、遇見釣源、生活釣源、春夏秋冬游釣源等主題游。

高標準打造。按照運營前置的理念,由項目團隊牽頭負責設計、施工、管理、運營、業態培育等全過程,形成完整工作閉環。核心景區按照杭州十里芳菲度假村落的標準建設,房屋外觀越千年、內部裝潢超五星;十里芳菲長廊按照高品級旅游公路建設,以路為景、以景串線,打造具有感官沖擊的遠山大門、櫻花長廊、網紅打卡點、彩色騎行道、綠葉標記。

高水平融合。著眼于找準文化與旅游的結合點, 拓展鄉村生產力外延,提高鄉村生產力效能,積極探索形成“新農業+新服務+新家園”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即生態農場打造零碳智慧特色種植的“新農業”, 文化賦能打造體驗式場景消費的“新服務”,和諧共生打造身體休整精神刷新的“新家園”,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村民共同致富。

釣源古村煥發生機的現實啟示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全面建設“六個江西”的目標,要求“聚焦旅游強省建設,大力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紅色旅游首選地、最美生態旅游目的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地、休閑康養度假熱門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擴大‘江西風景獨好’品牌影響力”。釣源古村煥發生機的實踐探索,對于我省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現實啟示和推廣價值。

下好“拯救”先手棋,讓古貌煥新顏。“拯救”是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的前提。建議緊抓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大好機遇,加大對承載歷史文化資源、老百姓鄉愁的古村落、古建筑的拯救力度, 將“古村古屋”納入保護發展規劃、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中,明確認定條件、拯救要求、保護范圍等事項,探索實行“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態村落、民俗風情村落”等多類型拯救方式,力求做到“面子”修舊如舊、“里子”宜居宜人,實現古村的“活態”拯救和新顏綻放。

彈好“保護”交響曲,讓古味變新韻。“保護”是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建議從古村的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兼具的屬性出發,整體性保護古村遺產,延續古村的文化脈絡和文明形態,做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系統化、法治化、智能化推動古村保護及管理,讓古村所擁有的古味和所承載的歷史文明在現代文明中呈現出新的韻味。

練好“開發”基本功,讓古色煥新機。“開發”是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建議遵循“保護第一、 開發第二”的原則,明晰“規劃先行、創新引領、產業支撐、 人才保障”的古村開發思路,盤活利用村民閑置房屋,讓古村落、古建筑保值增值, 打造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樣板。強化古村開發資金籌措,探索形成政府專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等形式投資古村開發的模式。深入挖掘古村蘊含的美元素,構筑以美物、美院、美宿、美景、美食、美人為應用場景的新型古村旅游度假目的地,促使古村蝶變成為“新村”“網紅村”。

牽好“發展”牛鼻子,讓古村成新村。“發展”是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的落腳點。建議加強古村發展的政策供給,以古村所蘊含的村史、村志、鄉規、族訓等歷史文化及其古建筑為切入點,在保持自然風光和原汁原味風貌的基礎上,把我省豐富的古色資源、紅色資源與綠色資源深度融合,構筑點、線、面多層級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實行古村發展專項育才計劃,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帶動的土專家、田博士、農創客,引領古村發展迭代升級。全面梳理并建立有條件可利用的古村落、古建筑資源庫,引導鼓勵古村居民以其所有的古建筑、房屋、資金等入股參與古村保護、開發、利用,助推古村的多形式活化、 新化、品牌化。

打好“治理”數字牌,讓古風育新氣。“治理”是挖掘古村特色、助力鄉村振興的保障。建議用數字賦能古村治理,創新組織、溝通、協同等在線服務,利用 5G 和大數據等手段,建設以鄉村干部、村民、游客為主要對象的“數字鄉村”平臺,為古村治理、文旅服務、安防監控注入“智慧基因”和“數字翅膀”,讓信息傳遞更便捷、古村治理更智能、旅游服務更優質、應急管控更高效。創新“互聯網+古村旅游”營銷模式,應用 VR、AR等信息技術,系統介紹古村人文知識、自然風光、民俗建筑等傳統特色,實時發布文旅活動信息,把古村旅游品牌、旅游產品、旅游路線、旅游體驗等推銷出去,延長文旅產業鏈條,讓古村風尚孕育形成時代新風,彰顯古村特色品牌、 提升古村文旅價值。

總而言之,推動旅游強省目標的實現、落實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推進文旅融合的要求,需要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揮古村特有的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優勢,走特色旅游發展、特色產業支撐、專業人才支持之路, 讓古村真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文化名村。

(作者單位:南昌師范學院課題組、吉州區人民政府)

文/王金平、敖四江、王 陶、單森林、戴達峰、代紅偉

責任編輯:鄒洋
舉報電話:0796-2199795舉報郵箱:jgsdaily@163.com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