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藍天碧水——吉州區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綜述
“吉州的生態環境太好了,天空蔚藍,空氣清新,是一座綠色生態的山水園林城市,感覺在這心情都要好很多?!苯?,一位從廣東到吉州辦事的外地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曬......

□張建明、晏龍

“吉州的生態環境太好了,天空蔚藍,空氣清新,是一座綠色生態的山水園林城市,感覺在這心情都要好很多。”近日,一位從廣東到吉州辦事的外地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她對吉州生態的夸贊,并附上她隨手拍的一些美圖。

近年來,吉州區牢固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生態宜居城為目標,以省級生態區創建為抓手,加大實施投入,激活生態產業,強化環境整治,統籌推進生態區創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衛生城市。近日,該區又成功通過省級生態區創建考核驗收。

加強宣傳,強化投入,夯實創建基礎

該區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納入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吉州區生態區建設規劃》;建立了生態區創建任期目標制、定期調度制、環保第一審批制等一系列制度;編制生態區建設相關知識讀本、舉辦培訓班、開展知識競賽等,廣泛宣傳生態知識;組建環保宣講報告團,深入到學校、鄉村,宣講生態文明知識,發放宣傳資料,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生態建設的濃厚氛圍。

近幾年,該區投入資金約2億元,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生態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有效提高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目前,長塘鎮已建設一座日處理500噸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興橋鎮、曲瀨鎮也已建設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樟山鎮鎮區污水全部納入城市污水處理管網;新建垃圾壓縮轉運站2座。

激活產業,綠色崛起,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引導發展新型工業。該區以建設高標準生態工業園區為目標,重點發展上規模、低耗能、輕污染、高效益的項目和產業,堅決淘汰和拒絕污染企業,促進工業企業清潔發展、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生態工業建設成績顯著。5年來,否決不符合產業政策和污染型項目30多個,先后關閉落后工藝和高能耗、高污染企業6家,督促10多家企業完成環保治理。積極發展引進科技型、環保型企業,建成了電子元器件、汽車線束、光纖傳輸接入、轉換設備等一大批電子信息企業,使工業從粗放型、污染型逐步向清潔型、生態型轉變。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該區按照“生態、高效、優質、安全”的要求,以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作為生態農業的重點,編制了《吉州區生態農業示范區總體規劃》,建成200畝以上的產業示范園21個。大力推行廢棄物綜合利用措施,加大對養殖場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大力推行“豬、沼、菜(園)”種養結合循環經濟模式和發酵床生態養殖模式,養殖糞污治理率達90%以上。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8個,綠色食品認定3個。

著力推進生態林業。該區圍繞全省打造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目標,大力推進城鎮周邊、公路沿線、江河兩岸、景區周圍等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83萬畝、生態公益林6.63萬畝。堅持限額采伐制度,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區,劃定禁墾區、禁伐區,嚴格保護林業資源。大力推進以井岡蜜柚和苗木花卉為主的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全區共建設苗木花卉基地面積6000余畝,建設井岡蜜柚基地1萬余畝,其中標準化示范基地6個。

管控結合,整治環境,建設生態宜居家園

科學引導,控制污染增量。該區本著寧可慢發展、不要新污染的原則,將企業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工作列入年度優秀企業評選和項目資金扶持的必備條件,使企業自覺把污染治理工作擺到發展經營的首位。嚴格招商項目環境準入,將主要污染物作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嚴格實施“先總量核查、后項目審批”的程序,堅持“四個不能逾越”,對不符合環保審批要求的項目,及時建議合理調整或堅決予以勸阻建設,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加強了對92家規?;笄蒺B殖等重點企業的環境監管,依法對禁養區內的14家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戶)進行了專項整治,并督促30家企業嚴格按要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限期關?;蜇熈畎徇w企業15家。2014年以來,該區地表水和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大氣環境質量穩定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全區大氣、水、噪聲等環境質量均達到相應功能區要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統籌兼顧,整治城鄉環境。該區在城區重點整治清理主要街道出店經營、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等影響市容市貌的行為。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推進以“三清六改四普及”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工程,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區處理”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實現了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目前,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清運保潔已覆蓋全區77個行政村800余個自然村,村級生活垃圾治理必需設施實現100%覆蓋;公路、江河沿線、旅游景區、工業園區以及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重點區域實現“零垃圾”目標。同時,該區堅持政府引導和群眾主體作用相結合,村莊整治和產業發展相結合,面上建點和精品點、示范帶打造相結合,打好整治、產業、環境、示范、管理“五張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升級提速,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3個、省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村8個。

吉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井岡山報”、“吉安晚報”、“吉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內容,版權均屬井岡山 報社所有,其他媒體未經井岡山報社許可不得轉載。已經許可轉載的,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吉安新聞網”,違者井岡山報社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新華社”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新華社所有,本網已獲授權使用,任何其他媒體不得從 本網轉載、轉貼或以其他形式復制發表,違者井岡山報社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吉安新聞網)”的內容,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事項需同本網聯系,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zgja2004@163.com
欧美日本片,欧美日韩超级大片羞羞免费看,丁香婷婷影视,中文字幕丝袜在线观看,日韩视频线路二18以下勿进,91中文字幕永久私人影院